回首頁

急救!救命!
腦中風研究院
腦中風計日療效
腦中風後遺症

搶鮮醫話
雜病實戰
名人針灸病房
名醫風範

養生館
山水台灣
人文花園
臨床針灸教學
針灸經典著作

山水台灣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塑造「台灣精神」,應向台灣的高山與深海學習!               /吳 車

 

     2000年阿扁總統就任後的首度「國慶文告」,特別強調「台灣精神」的重要。究竟什麼是「台灣精神」?「台灣精神」究竟應該怎樣來培養?「台灣精神」究竟要如何來塑造?

     台灣精神」,很多人都從「台灣經驗」方面著墨──強調過去的經濟奇蹟,強調社會活力的成果。筆者個人則認為:「台灣經驗」,是屬於人為的展現與見證,畢竟有其時間階段性。而「台灣精神」,應該是一種台灣子民的內心世界,是屬於常態的、一致的、恆久的特質。

    解析台灣人民的內心世界,應該思維的是,「台灣精神」從何而來?「台灣精神」應該如何積極地去培養和塑造?台灣內陸多山,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,多達數百座之多。而台灣四周深海環繞,海岸線曲折多變,遠洋遼闊,深不可測。台灣的山水,如此壯麗多嬌,無論遠眺、近觀,確實是個名副其實的「福爾摩沙」──美麗的海上仙島!台灣的子民,上山下海,如此容易。要向高山、深海學習,如此便利;要接受高山、深海的嚴酷挑戰,也是如此便利。台灣的子民,如果從小能夠經常上山下海,從高山與深海中,鍛鍊體魄、鍛鍊心性、培養胸襟懷抱、開展眼界觀念,訓練堅毅、忍耐、果決、寬宏、包容的大眼界、大格局,應該極為容易!

    搭乘飛機,從高空中俯望台灣,整體觀察,全台灣的美景,盡在其中。鳥瞰台灣,高山層巒翠,深海波瀾壯闊,全島各地,更有迤邐的溪流,綿延纏繞,綴飾其間。看山、看水,雄壯、幽深、連綿、壯闊……,台灣的山水之美,美不勝收,令人讚嘆!台灣的子民,只要不畫地自限,從小開始,隨時走向戶外,處處可以開門見山,隨時即可以遠眺大海。接受高山、深海的陶鎔與洗禮,可說俯拾即得。

    高山、深海,是上天賜與台灣人民,所獨有的、絕美的環境,更是台灣人民絕佳的機緣、福份!台灣島上,三千公尺以上有名、無名的高山,不計其數。這樣的高度,有益胸襟、視野,有益身心個性,有益血液的代謝健康。可以考驗體力、耐力,以及培養人與人之間,患難與共、甘苦共嚐、甚至是求生意志、生命尊嚴等的由衷的體諒與關懷。翻山越嶺,登峰造極,確實可以激發一個人內心之中尊貴的、崇高的品味與格調。

    攀登台灣的高山,可以就近學習和嘗試,選擇平坦容易的淺山鍛鍊、熟悉。然後逐步向上提升,像中部的合歡山群峰,就是絕佳的練習路段。當然,也可以選擇較具挑戰性的玉山奇萊山各個峰頭,甚至安排連續三天至一周之久的「北二段」、「南二段」或是中央山脈縱走、能高安東軍聖稜線等充滿傳奇的高峰縱走,向自我的體能極限,作最高層次的考驗與挑戰。

  至於向深海學習方面,台灣從北到南,環島的海岸線,東西景觀截然不同,岩岸的切削沖蝕,稜角多變,令人歎為觀止。沙質海灘的平緩舒坦,同樣都是曲折離奇的大自然的傑作。

    另外,如果能夠搭乘漁船,或是跟隨有經驗的釣客,暫時遠離本島,出海捕魚、垂釣,體會一下「討海人」的特殊工作環境,和他們鮮為人知的勞苦心聲。此外,大海的深不可測,懾人心神。以及海天蒼茫,「海闊憑魚躍,天空任鳥飛」的人生意境,台灣深海的幽邃氣勢,教人既驚悸,又感佩。

        攀登高山,向高山學習;出海凌波,向深海請益。台灣的子民,可以接觸、體會、感受和學習的環境,其實是唾手可得、得天獨厚的! 向高山學習寬宏、仁厚,向深海學習內歛、智慧。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面對紛擾雜亂的當前社會,感於層出不窮的失序亂象,此時此地,所有的台灣人民,或許都有必要重新省視一下,何妨去到高山之上,置身深海大浪之中,接受台灣土地山水的歷練和陶冶!

    台灣的高山與深海,美景天成,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寶貴的資產。鍛鍊台灣子民堅毅的性格、培養台灣子民寬宏的胸襟懷抱。「台灣精神」的培養和塑造,何妨從敬謹尊崇上蒼的賞賜,珍惜寶島的天然美景,心存感激,心懷謙卑,多多向台灣的高山與深海學習!  

  1505字)(原載2000.10.11自由時報15自由廣場

附圖

台灣國內最為雄偉、挺拔、聳立雲端天際,有著「世紀奇峰」之稱的大霸尖山,站在中霸尖山對望,永遠令人震撼、驚奇、讚歎!

造物主為台灣造就的絕美,大自然在地表上精巧、肆意卻又全然不假雕琢的痕跡,在這裡,你會情不自禁、由衷感受:為什麼台灣叫做「寶島」!叫做「福爾摩沙」!(右為小霸尖山



 
 

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
諮詢專線:0911-812307 吳子平 教授 
電子郵件:jwu1024@ms14.hinet.net

 
Copyright 2008 stroke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and planning b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