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「謀於野」的智慧 /吳 車 多年前,新聞媒體報導過一則新聞,內容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,有意邀請阿扁總統,連袂前往台北近郊的觀音山爬山。不過,春去秋來,時間過去,扁李的爬山計畫,似乎一直沒有更新一步的進展。 筆者不揣冒昧,以一個愛山、樂山、敬山、畏山、經常爬山,大多數假日都在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「山友」身分,願意略抒經驗淺見,呼籲更多台灣同胞,走向戶外,去向山野學習,多多培養「謀於野」的習慣與智慧! 國事蜩螗,政經社會紛擾不安。世事無常,瞬息萬變。人生不如意事,十之八九。每一個人,或多或少,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或疑難。當我們面對重大困境,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,究竟應該如何是好?應該何去何從?如何超脫困境?疑難雜症的答案何在?解決的智慧何處追尋? 第一種,就是「謀於己」:有的人充滿信心,自信滿滿,不怕挑戰,「抗壓力」超強,一切都在控制之中。自己一人,獨自挑起重擔,「千山我獨行」,不必相陪。然後,逐步排難解紛,大勢逐步底定。不過,這種人除非天縱英明,很可能陷入「師心自用」而不自知,過度的自信,很可能變成專斷獨裁而不自知,反而容易誤事。 第二種,是「謀於人」: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,一有重大疑難,趕緊請教當代高明,包括老師、長輩、朋友、專家、學者、老手、內行人,通達智者……,或是組成諮詢小組、顧問團隊,只要能夠協助脫困、解套,經由旁人冷眼旁觀,指點迷津,往往可以得到理性、客觀的意見,妥慎因應,走出困境。此法最是快速有效,也是最常被運用的一招。 第三種,是「謀於史」:從古史中找資料,從史實中找案例,歷史未必會重演,卻可能有些類似。看看前人,想想自己,歷史教人智慧、歷史教人視野寬闊,前人的史實,東方的、西方的史實,浩翰無邊,記錄著人間的得失、成敗、興亡、起落、浮沈……,「眼看著它起高樓,眼看著它宴賓客,眼看著它樓塌了」(紅樓夢),記取失敗的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,然後,權變參考運用,多讀古書,是最寶貴的借鏡。 第四種,是「謀於書」:主要是參考當代今人的論作,今天學門極為多元,往往隔行如隔山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淵博專精,都極為不易。「謀於書」的好處,是科際整合,全方位的思維習慣,來自博覽群書,融會貫通,見多才能識廣,「知多世事胸襟闊,閱盡人情眼界寬」,經常「謀於書」的人,可以幫助自己洞明世事,可以幫助自己練達人情。 第五種,是「謀於野」:走向大自然、野外,走向高山曠野,向叢林深海學習,與天地對話、與大自然對話,也可以與澄明的自我心靈對話。孔子登泰山、面對黃河,思索時局與時間的意義。耶穌曾經去到曠野之上,禁食達四十天。釋迦牟尼也曾離群索居,在菩提樹下苦思冥想,思考人生的大課題,以及自身對於人類社會的使命。他們最後都想通了,都看透了。愛因斯坦曾說過:「單純的生活,孕育高遠的理想。」諸葛亮也曾有「寧靜致遠,淡泊明志」的說法,追尋屬於單純、寧靜、淡泊的世界,正是「謀於野」的最高境界。 大河的泛濫,生活的重擔,殷憂啟聖,啟迪人類文明的發展;文學家的困知勉行,文窮而後工,往往可以展現匠心獨運;困境畢竟在所難免,困境更可以教人成長。而當承擔艱鉅、面臨橫逆,百思不解之際,「謀於野」的思維方式,絕對有益於困境的超拔,及塵俗羈絆的解脫與釋放。都市叢林,使人目眩;水泥鋼骨,使人心盲。長期置身其間,可能使人思維鈍化、偏執;「謀於野」的最大特點,就是返璞歸真,回歸單純、沉靜的田園環境,淨化身心,純化思維,「不畏浮雲遮望眼,自緣身在最高層」(王安石詩),求得宏觀、遠見、冷靜與客觀。 政界中人,偶而回歸山林、田園,「謀於野」的好處多多,「豪華落盡見真醇」,絢爛歸於平淡,紛雜回復真純。平日虛矯的身段,重新明心見性,本我、自我、真我,可以自然浮現。 去到高山巔峰,置身深海之上,完全隔絕塵俗,回歸原始山林之間,面對千巖萬壑,仰望藍天白雲,我們的心情是樸素的、單純的、真誠的。未來、明天、下一步……,大都可以在冷靜、淡泊的心境之下,梳理出清晰的頭緒,孕育出高遠的理念,調整腳步,重新出發! 緊張、焦慮、紛雜、煩亂、鬱卒不安的台灣人民,在困境中,在套牢時,在挫敗後,在失望、沮喪時,何妨試試「謀於野」!暫離塵囂,去接受青山、綠水、清風、明月的沐浴,去享受藍天、白雲、紅花、綠葉、鳥叫蟲鳴的洗禮。或許,智慧就會從中滋長、靈感就會突如其來迸出,一切峰迴路轉,一切撥雲見日,我們會喜樂地發現:原來我們在台灣所擁有的,竟然如此地豐實與美好!(1748字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