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中風」的古典釋名 /吳子平 「中風」一辭,傳統文獻,從《黃帝內經》以降,史料豐富,但說法不一,包括「中風」、「中風寒」、「中風熱」、「類中風」、「真中風」……等。 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首標「中風」一詞。但依其症狀辨證,並非今語之所謂「中風」;而在東漢張機所著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書中,才有具體更符今義的中風之說。 以下引經據典,分別從主要文獻中解析申論: 一.中 風 1.不從內,外中風之病,故瘦,留著也。(《黃帝內經.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) 2.風中五臟六腑之俞,亦為臟腑之風。各入其門戶,所中則為偏風;風氣循風府而上,則為腦風;風入系頭則為目風,眼寒;飲酒中風,則為漏風;入房汗出中風,則為內風;新沐中風,則為首風。(《黃帝內經.素問.風論》) 3.黃帝曰:「五臟之中風,奈何?」岐伯曰:「陰陽俱感,邪乃得住。」(《黃帝內經.靈樞.邪氣臟腑病形》) 二.中風熱 1.(黃)帝曰:「乳子中風熱,喘鳴、肩息者,脈何如?」岐伯曰:「喘鳴肩息者,脈實大也。緩則生,急則死。」(《黃帝內經.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) 三.中風寒 1.「身有所傷,血出多及中風寒,若有所墮墜,四肢懈惰不收,名曰「體惰」。(《黃帝內經.靈樞.寒熱病》) 2.黃帝曰:「其不能終壽而死者,何如?」岐伯曰:「其五臟皆不堅,使道不長,空外以張,喘息暴疾,又卑基牆薄,脈少血,其肉不石,數中風寒,血氣虛,脈不通,真邪相攻,亂而相引,故中壽而盡也。」(《黃帝內經.靈樞.天年》) 四.薄 厥 1.「陽氣者,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,使人薄厥,有傷於筋,縱其若不容。」(詳見《黃帝內經.素問3.生氣通天論》) 2.薄厥者,肝本藏血,怒則火起于肝,迫血上行而厥。 五.尸 厥 1.邪客於手足少陰、太陰、足陽明之絡,此五絡皆會於耳中。上絡左角,五絡俱竭,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。其狀若尸,或曰「尸厥」。(《黃帝內經.素問.繆刺論》) 2.黃帝曰:「人氣不足,天氣如虛,人神失守,神光不聚,邪鬼干人,致有夭亡,可得聞乎?」岐伯曰:「人之五臟,一臟不足又會天虛,感邪之至也。……已上五失守者,天虛而人虛也。神游失守其位,即有五尸鬼干人,令人暴亡也,謂之曰『尸厥』。……。」(《黃帝內經.素問.本病論》) 六.卒 中 1.(黃)帝曰:「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,變成民病,輕重何如?」岐伯曰:「勝相會,抑伏使然。……民病溫疫早發,咽嗌乃乾,四肢滿,肢節皆痛。久而化鬱,即大風摧拉,折隕鳴紊,民病卒中偏痺,手足不仁……。」(《黃帝內經.素問.本病論》) 七.偏 痺 1.(黃)帝曰:「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,變成民病,輕重何如?」岐伯曰:「勝相會,抑伏使然。……民病溫疫早發,咽嗌乃乾,四肢滿,肢節皆痛。久而化鬱,即大風摧拉,折隕鳴紊,民病卒中偏痺,手足不仁……。」(《黃帝內經.素問.本病論》) 2.(岐伯曰)「民病風厥涎潮,偏痺不隨,脹滿。」(仝上) 3.(岐伯曰)「民病伏陽在內,煩熱生中,心神驚駭,寒熱間爭。以成久鬱,即暴熱乃生,赤風氣腫,翳化成鬱,癘乃化作,伏熱內煩,痺而生厥,甚則血溢……。」(仝上) 八.偏 枯 1.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(《黃帝內經.素問3.生氣通天論》。 在《黃帝內經》中,「卒中」、「卒中偏痺,手足不仁」、「偏痺不隨」、「痺而生厥,甚則血溢」……等說法,所指的現象,都與現代醫學所稱腦血管病變之「中風」現象,完全相似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