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
急救!救命!
腦中風研究院
腦中風計日療效
腦中風後遺症

搶鮮醫話
雜病實戰
名人針灸病房
名醫風範

養生館
山水台灣
人文花園
臨床針灸教學
針灸經典著作

腦中風研究院

 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高血壓,10點刺,快速降壓!        /吳子平 

 

血壓太高,接著而來的最大風險,就是發生腦血管栓塞、甚或血管破裂出血的腦中風,十分可怕!筆者在多年前,就提出「一人中風,全家發瘋」的警語,的確教人怵目驚心!

血壓太高,突然高得離譜,腦中風的風險,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!這時候,事不宜遲,設法採用針刺、放血療法,快速降低血壓,調整身體狀況,是除了送醫尋求醫療之外,更為重要、也是更為及時、有效的、最妥當的對策!

 

         天天掌握血壓狀況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高血壓的成因,極為複雜。簡單來說,年紀大、肥胖、少運動、健康狀況、飲食習慣、膽固醇高、血脂肪高、環境干擾、情緒緊張、睡眠不足、服藥習慣、生活作息紊亂……等,導致血管窄化、硬化、老化,血管品質不佳、內壁粥狀物沉積、血液品質不良、血流量減少……,都會影響血壓的高低。

腦中風後遺症的長期困擾,以及綿綿無絕期的醫護、照顧,真的只能說是「不堪想像」!

每一個上了年紀的人,如果已有高血壓的病史,或是相關的「文明病」,最好最好,每一天都有必要量血壓,並且天天做成紀錄,長期追蹤。這是最簡單的「健康評估量表」,也是長身體能狀況的「常態追蹤量表」。預防腦中風,避免意外猝死,這是我們個人對自己、對家人、對親友,所能做的最簡便的「保健須知」。

如果是長期血壓偏高的患者,長期的量測所得,即可視為「常態數值」,如果健康狀態良好,運動量足夠,勉強算是安全;不過,世事難測,如果突如其來的內在、外在因素影響,突然劇升,防不勝防,可就要當心可能的風險了!

 

以下記錄的是筆者母親生前某日血壓高及時處理的一份實戰紀錄。

2003.3.3()上午,84歲的老母親,可能因為前夜睡眠不佳,導致血壓急劇升高,收縮壓高達200以上。連續兩個小時左右,都維持在188以上。為了預防萬一,即決定以放血拔罐手法,設法「快速降低血壓」,以防任何意外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十點急刺,以防萬一

 

主要放血的手法,總計有10個穴點,如下:

1.「大椎四穴」放血拔罐。包括大椎、陶道、左右定喘穴。合計四穴。

2.手指的拇指少商穴、食指的商陽穴,點刺放血。左右兩手,合計四穴。3.腳趾的大趾頭隱白穴放血。左右兩腳,合計二穴。

前後放血拔罐及放血後擠血,大約費時10分鐘左右。而在放血之後,略作休息,再度量測血壓,舒張壓、脈搏沒有什麼變動。而收縮壓則已明顯下降,變為157汞柱了。

以下,是33()當天,血壓急劇升高,放血拔罐前後,十餘分鐘的時間之內,血壓變化情形的完整紀錄:

 

血壓、脈搏

8:00

209-83-68

10:00

203-78-62

10:10

193-78-62

10:24

188-76-61

10:25

緊急放血拔罐

10:37

157-79-61

 

當年高齡84歲的老母親,平日血壓在160上下,因年事已高,尚稱正常。多年來健康狀況良好,雖然曾經罹患出血性腦中風,但復健順利,行動自如。為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,儘量少服藥控制血壓。而由筆者持續每天或間隔一天,予以針刺治療,確保健康。

至於針刺的部位,以筆者「三針療法」中的「降壓三針」針法為主,持續努力,遠勝服藥,更無長期、大量服藥的副作用、後遺症的顧慮,值得臨床參考應用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機轉原理,有待研究

 

中醫沒有高血壓的說法,降血壓用藥,大都只在利尿上著手。而西藥的「控制血壓」方法,就是終身服藥,「沒有更好的方法,只有一輩子吃到老!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。或許,筆者目前所提供的放血及針刺的處方,不失為可以參考的最佳良方。至於更進一步的研究,更精密的臨床實證,只有醫者多多用功,持續追蹤記錄,才是更安全與更可靠的因應之道。

是否一次放血拔罐處理,快速降壓後,即告可以血壓正常?當然也未必適用於每一個病人。因為如果精密觀察,針刺及放血的療效,對於原本比較健康、經常運動、體能正常的病患,效果最好,如果另有個別因素影響,對於血壓的控制,還是需要另外斟酌考量,權衡變通,才是適當的因應之道。

至於10點急刺,可以快速降低高血壓的機轉原理,不在本文討論範圍,筆者另有相關的專文論述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 2003/3/5()



 
 

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
諮詢專線:0911-812307 吳子平 教授 
電子郵件:jwu1024@ms14.hinet.net

 
Copyright 2008 stroke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and planning b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