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後,復健為什麼效果不彰? /吳子平 「腦中風發病後,好認真、好努力地復健,準時報到、天天到場,為什麼復健的效果很慢?進展有限?」 「…為什麼這麼用功、用力地復健,耐心、恆心、毅力,一樣不缺,都做到了,可是為什麼沒有進展…?」 「為什麼別人看起來比較有進步,可是,我就是沒有進步?」 「努力這麼久了,一直沒有進步,是不是沒有希望了,好想放棄……。」 努力動手動腳,進展有限 大型醫院的「復健科」裡,一個又一個的腦中風患者,當然也有其他因為腦部受損、或是手術開刀後,或是外科肢體部分損傷,醫囑必須長期看護的病患,大多數都是後送往「復健科」,接受定期、專業的復健課程,期望在持之以恆的復健手法、動作中,日漸恢復肢體功能的障礙。 可是,為什麼天天努力地到「復健科」報到,努力地動手動腳,用力地屈伸俯仰,起坐行走,金錢、精神、力氣、汗水、恆心、毅力……一樣不缺,可是,一做半年、一年、兩年、三年……,奇怪,缺少的就是效力,不容易看到的是成果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 「我今年39歲,中風將近三個月。我的右腦部栓塞,目前的狀況是左手無法使力。復健師用的針法,是下針後夾電流通電刺激,但是我的手仍然無法使用。由於這種療法奇痛無比,我沒法承受。想請教一下,該如何才能讓左手恢復行動能力?我的左肩曾經脫位,現在已經接好了,雖然持續接受推拿放鬆經絡的療法,但是左手還是不聽使喚…。為什麼會這樣?請問,左手的活動能力怎樣才能恢復?」 類似的問題,是本網站經常收到的來信詢問。患者的無奈,令人同情,但是,這種現象卻是不爭的事實。究竟,如何才能有效開發腦中風後遺症患者的腦部障礙?如何才能設法恢復肢體的活動能力?……,為什麼「電療」刺激一樣沒有進步?還得忍受按摩的痛苦呢?……。」 復健重點,應在腦部,不是手腳 無可否認地,電療、復健手法、按摩、推拿、指壓、熱敷、經絡、點穴……,都不可或缺,都可以有助於患者的健康,幫助不便的身體進行運動,避免肌肉鬆弛、萎縮、退化,也可以幫助患者活絡筋骨關節,減少肢體僵硬。可是,整體的活動機能卻沒有多大的幫助,或者坦白地說,復健的效果,似乎不如所預期的樂觀,甚至於根本無濟於事。 歸根究底,關鍵問題在於腦中風的「病灶」所在,根本不是四肢手腳出問題,而是腦部局部血管栓塞、出血,導致神經指揮系統出現傳導不良,形成偏癱或是肢體障礙。障礙的程度輕重有別,要想改善,只有修復腦部的損傷,才有恢復的希望。偏偏事與願違,腦部的修復工程,是臨床醫學最為巨大的挑戰,因為,腦細胞是不會再生的,也就是說,腦部一旦受損,復原的機率雖有可能,但是畢竟不大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周遭腦中風患者病發後,即使竭盡所能尋求醫療,即使持之以恆地復健,為什麼一直難以有效改善、進步的理由所在。 頭皮針法,刺激神經、醒腦活血 針灸「頭皮針」的運用,是腦中風患者發病之後最好的建議。在筆者所研究、教學及推薦專業醫者的頭皮針「三線療法」,涵蓋經絡學說中的督脈、膀胱經、膽經,刺激運動神經、語言神經區,大大減少復健所需要耗時費力的手法,可說便利好用。有些患者,甚至在下針後,當下即可感受紓緩、輕快,活動功能明顯進步的喜悅。 中風後,持續接受專業復健,是不可或缺的。只是,在具體的療效考量下,對於腦部機能的刺激與進步,針刺頭皮針的手法,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,最值得建議醫者及病患採行的具體改善之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