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
急救!救命!
腦中風研究院
腦中風計日療效
腦中風後遺症

搶鮮醫話
雜病實戰
名人針灸病房
名醫風範

養生館
山水台灣
人文花園
臨床針灸教學
針灸經典著作

雜病實戰

 

膏肓痛的針灸基準療法10例 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吳子平

 

一、太太,35歲,台中縣大里市人。1990.6.15        來診。

          :家中開設鐵工廠,體虛蒼白,瘦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訴背部右側上肩背痠痛。

          1.痛點壓診,位置恰在肩井、肩中俞、肩外俞、膏肓俞、天宗,計四個區域的位置。2.觸診顯示,病灶位於背部膀胱經「膏肓俞」位置周圍,典型的膏肓痛症候群。並且範圍廣闊,遍及肩、背、上臂、肩胛骨等。3.太太平日協助家中粗活,經常汗流浹背,長期累積,風寒熱濕邪等,鬱積肩背。加上工作關係,天天弓著背、彎著腰,體位固定。久而久之,肩背一大片濕痺侵襲嚴重,右手臂上舉困難,前舉往後動作時,更無法摸到後側頸項,更不用說梳理頭髮、穿脫衣服的動作。如果往後擴胸動作,肩胛骨骨沿邊,更可以感受類似錐刺之感。4.古語所謂「病入膏肓」、「芒刺在背」,正是這種感覺。          1.風、寒、濕、熱邪,長期沉滯鬱結累積。治則一本「袪風除濕」、「除瘀散鬱」、「實則瀉之」、「寒則熱之」,緩解、紓通局部痠痛、脹痛為主。2.用針原則,由上而下。依次為肩井(膽經)、肩中俞、肩外俞、肩貞、天宗(小腸經)、魄戶、膏肓俞、神堂(膀胱經)。          1.第一次來診,觀察其形色,虛弱體質,略顯清瘦。為免驚恐或緊張,只作輕刺、淺刺,試探針感反應,並了解其針灸之適應性。2.留針一小時。起針後,暫不放血、拔罐。觀察患者反應。3.第二次起,用穴相同。留針時間相同。針後在原針灸處放血、拔罐。具體除瘀散鬱。4.持續針灸,共計10次。患者自述,一次比一次鬆解,一次比一次舒暢。10次針完,自訴痊癒。          1「膏肓痛」,亦即前述成語,所謂的「病入膏肓」,通常都被視為「不治之疾」。2.臨床實際證明,「病入膏肓」不但不是不治之疾,反而運用針灸治療,療效確實鞏固、顯著,而且穩定。3.太太的「膏肓痛」,已有十年病史。治療過程中,口風很緊,絕口不提自己已有十年病程。直到完全治癒,才肯吐實。4.據她表示,十年當中,中、西醫都曾求診,吃藥、打針、內服、外敷、推拿、按摩,各種方法都來。拖延時日,花費不少錢財。但是,一切徒勞,都無明顯效果。5.台灣屬於濕熱地區,「膏肓痛」的患者族群,臨床經驗顯示,十分普遍。各行各業都有。治療方法,包括中、西醫藥、或是注射,收效極微。經驗顯示,還是以針灸、放血、拔罐,療效最為穩定。無需借重任何藥物,即可痊癒。 二、太太,60歲,彰化市人,家庭主婦。五年病史。七次緩解約八成。

老太太的體質,與眾不同。羸損虛寒,大熱天依舊畏寒。當採臥姿俯臥針刺膏肓痛時,一方面汗水不斷,一方面卻連稱怕冷。

臨床辨證,太太正是前述第六章第六節〈膏肓痛的病理病因〉中的「虛勞咳嗽」,咳嗽連連,肺臟損傷,諸藥無效。

太太自稱,其家族中,計有子女、女婿共四人,都是執業西醫。但是歷經五年,膏肓之疾均告治療無效。只得另求傳統醫療一。

太太的膏肓之疾,範圍甚大,整個後背,從肩部一直延伸到腰部,全部都有明顯的壓痛點。沉積嚴重,鬱積不散,難怪化學藥物的療效有限,根本無從發揮所謂的「除瘀散鬱」。

連續七次,採用針灸、放血、拔罐,療效持續進步。太太至感欣慰,自云緩解約八成。同時體弱羸損現象,由於持續溫灸「膏肓穴」,元氣日有增益,不自覺間,比較不會畏寒怕冷。

 

三、劉○正,男,21歲,台中師院學生,三年病史。六次治癒。

年輕學生,熱愛運動,本是好事。只是,年輕人仗恃年輕,不知保養,經年累月,濕邪鬱積,沉滯聚集。再加上經常熬夜,率性而為,不正常的生活習性。久而久之,膏肓部位,如同「芒刺在背」般的刺痛,極為難受。

生主要痠痛的部位,在肩井、肩中俞、天宗、膏肓四處,左右相同。年輕人氣血旺盛,針感強烈,反應良好,療效自然顯著、快速得多。

首次來診時,生以其多方求診經驗,自稱願意配合接受六個月持續治療。不料,竟然在隔天一次的密集治療中,預計六個月的療程,變成了六次,時間只花費半個月而已。

 四、黃○藝,男,50歲,彰化線西鄉人,執業獸醫。十年病史。七次治癒。

獸醫業務,長年外出看診,經常汗流浹背。六邪侵擾,濕、熱、風、寒,一年四季,常年交侵。觸診壓痛點,都在雙側膏肓穴的位置。幸好身體強健,氣血暢通。經過七次連續針刺、溫灸、放血、拔罐,療效穩定、顯著。

同時,以其獸醫解剖基礎,感受針灸療效之後,更感於其65歲老母,多年罹患之五十肩,宿疾難癒。進而矢志發心研習針灸,希望深入中醫領域,治療母病。並期望未來,能在鄉間,善盡心力,照顧貧病村民。

 五、蔡○進,男,33歲,大里市人。貨運司機,十年病史。七次治癒。

從事貨運送貨,症狀大致同前述第二例,加上司機工作經年手臂特定體位。受害面積不大,集中在膏肓穴的位置。痛點清楚,定點處理,療程、療效,大致相同。十分穩定,自然漸進,一回一回,日漸痊癒。

 六、蔡○平32歲,旅華僑。體專畢業,經營冷凍食品。六年病史。六次治癒。

運動員常見的損傷,膏肓痛正是其中之一。舉凡出力不當,舊傷不去,沉積經年,或是一如前述的寒濕沉積、鬱結、聚集所致。

先生畢業於台中體專,在校時是運動健將。多年時間,活躍於大操場上。膏肓之疾發作以來,曾經在澳洲求醫、復健,但均無效。找遍旅居處所的中醫師,除了服藥之外,指壓、按摩、推拿………等療法,亦告徒勞。趁著返國洽商,即刻來診。

強健之人,運用針灸療法,最稱神效。由於其自身體型碩健,氣血旺盛,積滯之處,痠痛所在。只要明辨經絡,善用正經穴位,配合阿是穴壓痛點,一經疏通,立即快速顯現效果。

 七、王○○,國三女生,17歲,台中市人。三年病史,痛點單純明顯。一次治癒。

平日讀書用功,經常久坐。側身、弓背、伏案,日久天長,體位的不當,形成嚴重的氣鬱。鬱結的位置,正是右背肩胛骨旁「膏肓俞」的部位。

觸診顯示,壓痛點十分清楚。治療方法,直接在右背「膏肓」穴,採用「穴區強捻刺激法」,快速捻針,大瀉壓痛點的瘀血鬱氣。起針後放血、拔罐。

只要手法操作得宜,類似之單純性鬱積痛點,在快速捻針之下,順利除瘀散鬱,一次治癒,極具神效。

 八、童○惠,女,24歲,靜宜大學學生,台中市人。三年病史。九次治癒。

姓女生,天生弱質,體型瘦弱多病。又不愛運動。其上肩背痠痛,主要來自多年的習性,尤其是坐姿與臥姿。經常歪斜肩部、頸部,又弓著上身,未能抬頭挺胸。睡姿又多高枕,頸椎前傾,肩背明顯顯現不當之圓弧形弧度。

小姐體型單薄、瘦小,針刺深度,必須格外小心。患部範圍極大,從肩胛骨尾端,遍及肩上肩井穴、巨骨穴的部位,全都痠痛難受。

治療方法:俯臥進針,小心翼翼,引氣行走,然後快速捻針,加強刺激,催動針感。又提醒其利用夏天時節,天天游泳。對於上肩部位、整個頸椎肩背大關節的活絡,有著明顯的效果。

患者充分合作,針灸配合游泳,增加患部活動,療效顯著而成功。

 九、吳○○,男,47歲,苗栗人,大學教授。膏肓處舊傷。打球扭傷加劇,自稱約有三年病史。十次治癒。

教授體型肥胖,背肌肥厚。曾是運動健將,但因課業繁重,多年來疏於運動。背部膏肓附近,曾有運動傷害舊傷。身體狀況,堪稱硬朗。不意某次羽毛球賽,突然的高速扭轉,膏肓宿疾突然加劇,手臂明顯的牽引困難。

臨床治療,背肌肥厚者,針刺深度,當然較難拿捏。同時牽引的範圍,也可能較廣。運用「接力針」、排針,另加針後放血、拔罐,療效穩定,持續都有進展。同時,鼓勵多做游泳運動。

 十、李○○,男,57歲,台中市人,中興大學教授。在私人農場除草時扭傷,右側肩胛骨旁「膏肓穴」刺痛。初發病運動傷害。二次治癒。

除草時,肩背除草機,操作方向為左右晃動、搖擺,由於動作可能扭轉失衡,因而造成扭傷。屬於初發的運動傷害。痛點適在膏肓穴的位置。

痛點清楚,辨證容易。證屬「小腸經」的牽引障礙。針刺的部位,亦即相當於阿是穴。另加天宗穴,輔助引氣、導氣,正是「小腸經」活動障礙的理想療法。

「急症急效,慢症慢調!」越是初發病症,趕緊針灸,越是可以快速見證療效。教授的膏肓穴扭傷,針刺二次即行痊癒。



 
 

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
諮詢專線:0911-812307 吳子平 教授 
電子郵件:jwu1024@ms14.hinet.net

 
Copyright 2008 stroke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and planning by